纳比娜·纽帕内 (Nabina Neupane)、基兰·布萨尔 (Kiran Bhusal)*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俗称梨瘟病)引起的,1637年首次报道于中国。1964年,尼泊尔巴克塔普尔的蒂米首次报道了该病。该病的症状出现在从苗圃幼苗到大田抽穗的各个阶段,但最具破坏性的阶段是幼苗期、分蘖期和穗分化期。稻瘟病的典型症状出现在叶片、节、穗颈、穗颈、穗轴、稻穗,甚至颖片也会受到影响。在全球范围内,稻瘟病每年造成10-30%的产量损失。对于易感品种,该病导致产量减产10-20%,但在严重的情况下,尼泊尔的减产率高达80%。多云天气、高相对湿度(93-99%)、夜间低温(15-20°C之间)、长时间露水是稻瘟病爆发的最有利条件。控制稻瘟病最常用的方法是施肥和灌溉、种植抗性品种和使用杀菌剂。氮肥用量越高,稻瘟病的易感性就越高,因此应分次施用。使用抗性品种(如 Khumal-1、Khumal-2、Khumal-3、Radha-12、Chandannath-1、Chandannath-3、Sabitri 和 Palung-2)来控制稻瘟病是一种可持续且环保的方法。用4 g/kg 的木霉或 10 g/kg 的荧光假单胞菌处理种子有助于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使用名为春雷霉素的化学药剂来控制稻瘟病菌是尼泊尔农民最常用和最流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