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伦茨·M·布劳克利*、帕斯卡·舍嫩伯格、朱迪思·鲍尔、安德里亚·维切尔豪斯
简介:粘合技术广泛应用于牙科的不同专业。在正畸学中,托槽的粘合占据了日常实践中相当大比例的时间。粘合强度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牙釉质调理、粘合技术以及托槽基底的材料和结构。本研究旨在调查粘合强度与上述参数的关系。
方法:使用万能试验机在拉伸试验中使用传统复合材料(Transbond MIP、XT)评估四种不同托槽(金属、陶瓷、聚合物、纤维增强聚合物)的粘合强度,对于纤维增强托槽,还使用专门设计的粘合剂(Quick-Bond)。牙釉质调理是通过传统蚀刻、气动磨蚀或两种技术的组合来实现的。评估了 ARI(粘合剂残留指数)评分。
结果:不同类型的牙釉质调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当仅使用气动磨蚀准备牙釉质时,所有托槽均显示出明显较低的粘合力。金属托槽的粘接强度最高,而使用传统粘合剂的纤维增强复合托槽的粘接强度最低。ARI 评分与粘接力有很好的相关性,粘接力低则表现为牙釉质-粘合剂界面分离。
结论:对于所有类型的托槽,单独使用空气磨蚀的粘接力明显低于使用酸蚀的牙釉质处理。这一发现与托槽材料、基底设计或粘合剂系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