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迪亚·盖伊
摘要 印度已认识到牛奶蛋白过敏 (CMPA) 的数量。总体而言,配方奶喂养婴儿的 CMPA 发病率为 5-7%,母乳喂养婴儿的 CMPA 发病率为 0.5-1%。尽管母乳喂养婴儿的发病率较低且早期发病罕见,但在本病例报告中,我们介绍了一例与纯母乳喂养相关的 CMPA 病例。一名三个月大的女婴主诉大便带血。婴儿在两个月大时大便中出现 1 次血丝。三个月大时,婴儿大便带血丝增加到每周 4 次,因此被带去新生儿科就诊。婴儿其他方面都很好。大便检查显示红黄色畸形碱性反应,带有粘液和血液痕迹,脓细胞 12-15,红细胞 10-12/HPF,无囊肿/卵,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 3 个细胞/cm,潜血阳性。结肠镜检查显示整个结肠血管分布和结节消失。活检结果显示结肠内壁上皮完整。固有层局部充血,中度淋巴浆细胞浸润,偶尔有嗜酸性粒细胞,结肠粘膜碎片表面有炎性细胞渗出物。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母亲称在事件发生前几天牛奶和杏仁的摄入量增加。随着大便血丝的发生率增加,她被建议停止食用杏仁和鸡蛋。但症状并未消退,随后她被建议完全排除饮食中的 CMP。然而,症状仍然存在。饮食评估显示,CMP 的摄入来源含有隐藏的牛奶成分,例如面包。母亲再次被建议无 CMP 饮食并继续母乳喂养。婴儿大便血丝的发生率得以缓解。从五个月大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包括粗粒麦粉(suji)哈尔瓦和香蕉泥。添加辅食三天后,婴儿出现便秘,使用甘油栓剂 10 天后便秘得到缓解。目前,婴儿正在添加粗粒麦粉哈尔瓦、椰子水和液体作为辅食。印度已发现牛奶蛋白过敏 (CMPA) 的发病率。在印度儿童中,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 17.2 ± 7.8 个月,平均患病时间为 8.3 ± 6.2 个月。总体而言,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的 CMPA 发病率为 5-7%,母乳喂养的婴儿的发病率为 0.5 - 1%。牛奶中的 β-乳球蛋白是导致过敏的原因。通常婴儿出现的症状类似于先天性巨结肠和旋转不良。多在断奶期出现腹胀、呕吐、过敏性直肠炎、直肠结肠炎、小肠结肠炎引起的痢疾/直肠出血,少数有便秘、发育迟缓、水样腹泻等症状,此外,新生儿还可能出现拒食、湿疹、刺激性休克、肾衰竭。然而,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发病率较低,初次出现症状的婴儿也很少见。在此病例报告中,我们介绍了一例与纯母乳喂养有关的 CMPA 病例。一名 3 个月大的女婴出现粪便带血丝的症状。该婴儿是一对非近亲结婚的印度夫妇的第二个孩子。母亲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病例:婴儿在 38+4 周时通过正常阴道分娩出生,出生体重为 2.91 公斤。出生后 1 分钟和 5 分钟的阿普伽评分分别为 8 分和 9 分。出生后一小时开始配方奶喂养,出生后 15 小时开始母乳喂养。第 5 天进行了甲状腺检查,结果正常。婴儿在出生第 7 天出院,服用了 0.5 毫升 Arbivit。出院时经皮胆红素为 10,婴儿警觉活跃,体温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先天畸形。进行了适合年龄的免疫接种,一个月内体重增加 500 克。一个月大时,婴儿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为 13.2 毫克,并伴有轻度腹胀。鉴于病理性黄疸,怀疑是 G6PD,但报告结果为阴性。怀疑是母乳相关黄疸,建议母亲好好母乳喂养。两周后,TSB 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婴儿 Sandhya Ghai 一直身体健康,直到 2 个月大时才出现第一道条纹,没有寻求医疗建议。 3 个月大时,当婴儿大便带血丝的次数增加到每周 4 次时,婴儿被带到新生儿病房。根据病史,母亲报告在婴儿出现体征和症状之前摄入了高脂牛奶并增加了杏仁的摄入量。大便带血丝的次数逐渐增加。注射维生素 K,并建议母亲饮用普通牛奶,停止服用杏仁和鸡蛋。4 个月大时,大便再次带血。诊断病例时,病史和临床检查应引起怀疑,实验室调查应支持这一怀疑。免疫反应可能是 IgE 或非 IgE 介导的。提倡严格避免过敏原,即对哺乳母亲和配方奶喂养婴儿的饮食进行调整。如果母亲正在进行母乳喂养,应鼓励她避免食用所有牛奶和相关产品,并继续母乳喂养。应将母亲转介给营养师进行咨询,以避免所有隐藏的 CMP 来源。此外,孩子应接受不含 CMP 的补充喂养和药物。最初在确认诊断时,应鼓励母亲连续 14 天服用不含 CMP 的饮食,如果症状有所改善,她应继续避免服用 CMP。如果没有改善,则应评估婴儿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并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改善,可重新在母亲的饮食中加入 CMP。如果测试结果为阳性,母亲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只提供无 CMP 饮食,并可在饮食中添加 1000 毫克/天的钙。如果婴儿在母亲母乳喂养期间持续出现过敏体征和症状,则可能怀疑婴儿对其他物质(如鸡蛋或大豆)过敏,母亲必须从饮食中去除此类产品才能继续母乳喂养。如果婴儿未进行母乳喂养,则应停止所有含有 CMP 和动物产品的产品。开始使用高度水解的婴儿配方奶粉,对于严重过敏的婴儿,可以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6 个月后,如果可以耐受,可以选择豆奶蛋白。除此之外,还必须进行营养咨询和定期监测生长发育。应避免过度和过度排泄,因为大多数(>90%)的孩子在 6 岁时会产生耐受性,75% 的孩子在 3 岁时会产生耐受性,因此每 6-12 个月评估一次孩子对牛奶的耐受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