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齐·A·卡德尔、罗伯特·M·亨格*、马克·E·佩顿
由真菌Pyrenophora tritici-repentis引起的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褐斑病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此利用适应性和强毒力分离物开发抗性品种对小麦育种计划至关重要。因此,对三个不同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和 21 世纪)从俄克拉荷马州麦田收集的P. tritici-repentis分离物的适应性和毒力变化进行了确定。对 17 个分离物测定了易感品种(TAM 105)、中间品种(Deliver)和抗性品种(Red Chief)的生长情况(培养基上的菌丝延伸)、分生孢子在培养基上的产生情况以及小麦叶片上的分生孢子产生情况。还对分离物在小麦秸秆上的假囊壳产生情况和子囊孢子成熟度进行了评估,并测定了这三个小麦品种的分离物毒力。分离株在培养基上的生长以及在琼脂和小麦叶片上的分生孢子产生存在显著差异(p<0.01)。分离株在小麦秸秆上的假囊壳产生和子囊孢子成熟度存在显著差异。分离株在三个小麦品种上的毒力(叶面积感染百分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21 世纪收集的分离株比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收集的分离株毒性更强,并且在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假囊壳形成、成熟子囊孢子产生和毒力等性状方面也被认为比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收集的分离株更适应环境。这种适应性可能会影响这些分离株在田间的竞争力,并有助于选择用于测试小麦种质系对褐斑病反应的分离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