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于
  • 打开 J 门
  • 学术钥匙
  • 研究圣经
  • 中国知网(CNKI)
  • 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 (CABI)
  • 参考搜索
  • 哈姆达大学
  • 亚利桑那州EBSCO
  • OCLC-WorldCat
  • CABI 全文
  • 普布隆斯
  • 日内瓦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
  • 谷歌学术
分享此页面
期刊传单
Flyer image

抽象的

巴厘岛农村小学生蛔虫和鞭虫病的流行及再感染情况

Nengah Kapti、Putu Sutisna*、Dewa Putu Widjana

背景:对巴厘岛阿比安塞马尔区小学生中蛔虫和鞭虫感染及再感染的流行情况进行了研究。

目的:评估两种蠕虫的流行情况以及治疗后再次感染的情况。  

方法:通过随机抽样,选择 SD1 Taman、SD3 Mambal 和 SD3 Sibang Kaja 小学作为研究地点。收集了三所选定小学的学生粪便样本,并用 Kato-Katz 厚涂片技术进行检查。进行访谈以评估儿童的习惯和再次感染的风险因素。患病率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其他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

结果:研究发现肠道蠕虫感染总患病率为72.8%,最高患病率为SD1 Taman(92.4%)。男生患病率(75.7%)高于女生患病率(6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蛔虫感染强度大多(77.7%)较轻,鞭虫感染强度大多(84.8%)很轻。蛔虫病用噻嘧啶10 mg/kg BW单剂量治疗,鞭虫病用甲苯咪唑100 mg,每日两次,连用三天,蛔虫和鞭虫混合感染用噻嘧啶125 mg和甲苯咪唑100 mg单剂量治疗,连用三天,总治愈率为95.5%。治疗后第 2 个月和第 3 个月蛔虫再感染率分别为 1.3% 和 11.9%。治疗后第 1、2、3 个月毛线虫再感染率分别为 4.7%、7.6% 和 20.9%。家庭经常包餐的学龄儿童再感染率低于家庭不包餐的学龄儿童(p<0.05)。

结论:调查地区3个村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总体流行率较高,蛔虫、鞭虫的再感染率在治疗后3个月内最高。

免责声明: 此摘要通过人工智能工具翻译,尚未经过审核或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