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vat Morsy Abbas Ahmed、Nageh Abo Dahab F、Taher Taha M 和 Fareed Hassan SM
从海洋软体海绵Aplysina fistularis中分离得到的所有内生真菌中,72.2%能够产生L-天冬酰胺酶。在所有获得的分离株中,选择了曲霉菌ALAA-2000,它是在不同农业废弃物的深层发酵(SMF)和固态发酵(SSF)下生产抗癌剂L-天冬酰胺酶的高活性生产者,以优化提取工艺;优化影响SSF中L-天冬酰胺酶生产的理化参数并优化纯化的L-天冬酰胺酶参数。在SSF下用40°C、150rpm的热水从大豆中回收30分钟的最大L-天冬酰胺酶活性为23.34 U/ml,在以葡萄糖为碳源、天冬酰胺为氮源的深层发酵下回收的酶活性为30.64 U/ml。通过硫酸铵沉淀和凝胶过滤层析(sephadex G-200)从曲霉菌ALAA-2000的培养上清液中纯化出两种L-天冬酰胺酶(AYA-1和AYA-2)。酶的分子量分别为25kDa(AYA-1)和31kDa(AYA-2)。对纯化的L-天冬酰胺酶的参数进行了优化,AYA-1酶(pH 6.0,在30°C至50°C下稳定60分钟,反应时间15分钟,底物浓度1.275mg / ml)和AYA-2酶(pH 10,在30°C至70°C下稳定60分钟,反应时间15分钟,底物浓度1.275mg / ml)。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螯合剂EDTA对L-天冬酰胺酶没有影响。这些发现表明 L-天冬酰胺酶不是金属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