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ekiel Ahn、Louis Prom、Gary Odvody 和 Clint Magill
约翰逊草是一种匍匐生长的多年生杂草,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由于约翰逊草与高粱基因相似,因此人们认为约翰逊草有潜力成为高粱病原体抗性基因的替代来源。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使用切叶法将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ublineolum)的高粱分离物接种到从美国南部收集的 26 种约翰逊草品种上。接种 C. sublineolum 高粱分离物后,不同的约翰逊草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染。此外,三种不同的 C. sublineolum 分离物对同一种约翰逊草品种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在接种后 24 小时和 48 小时,通过实时 qRT-PCR 测量了所选 Johnsongrass 品种中早期防御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 β-1,3-葡聚糖酶、查耳酮合酶 8 (CHS8)、病原体诱导的几丁质酶、黄酮类-3'-羟化酶、致病相关蛋白-10 (PR10) 和类索马甜蛋白。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防御反应水平各不相同,但不足以建立抗性基础。在温室研究中,当将相同的 Johnsongrass 品种接种高粱炭疽菌 FSP53 分离株的分生孢子时,一些品种表现出过敏反应的迹象。然而,仅在 SH1116 上和该品种的一片叶子上观察到病原体的成功繁殖(通过形成菌核和刚毛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