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niyandi M*、Anand PH、Maniyosai R
背景:印度次大陆是慢性内脏利什曼病(VL)或黑热病的高发区,该病在印度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北方邦、贾坎德邦、德里邦、古吉拉特邦、中央邦和喀拉拉邦呈地方性流行。黑热病慢性病例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发生在巴西、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和苏丹等国家,90%的病例主要影响9-15岁以下的儿童,印度每年发生50%的病例导致死亡的事件。内脏利什曼病(VL)是一种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慢性疾病,由雌性白蛉(Phlebotomous argentipes)传播。该病在东南亚,尤其是印度已造成大量人员死亡。
材料和方法:利用MS Excel软件以Dbase格式建立内脏利什曼病数据库,然后导入MapInfo Professional 4.5 GIS软件平台和Arc View 3.2 Spatial分析软件平台,绘制1950年至2012年内脏利什曼病疫情图。将VL疫情数据叠加在国产卫星遥感的IRS WiFS数据上,利用NDVI值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
结果与讨论:内脏利什曼病媒介(白蛉)丰度在 6 月至 9 月期间发现,P. martini分布的最佳拟合值为旱季复合 NDVI 0.07-0.38 和 LST 22-33°C,预测值为 93.8%,而P. orientalis的最佳拟合值为雨季复合 NDVI -0.01 至 0.34 和地表温度 (LST) 23°C -34°C。预测气候模型显示,P. martini 与平均海拔(12 m-1900 m)、年平均气温(15°C-30°C)、年降雨量(274 mm -1212 mm)、年平均潜在蒸散量(1264-1938 mm)和现成土壤水分(62-113 mm)以及平均海拔(200 m-2200 m)最为吻合。年降雨量(180 毫米 - 1050 毫米)、年平均气温(16°C - 36°C)和土壤水分(67-108 毫米),冲积土和黑棉土呈深色碱性(pH 值 7.2-8.5),含钙,主要无机成分为硅、铁和铝,最适合P. orietalis和Phlebotomus papatasi生长。根据气候变量对黑热病传播风险区进行分层,气候变量与 VL 之间的空间关系具有统计显著性,准确率为 93.8%。
结论:黑热病媒介种群的寿命和存活率在地理上受气候(温度、相对湿度、饱和度不足和降雨)、土壤类型和土壤湿度的控制。这些气候变量和土壤类型逐渐影响植被的生长和密度,进而影响周围环境的条件。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遥感技术被用于将一个地区划分为不同的传播风险区域,从而为绘制印度内脏利什曼病传播风险区域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