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于
  • 在线访问环境研究 (OARE)
  • 打开 J 门
  • Genamics 期刊搜索
  • 期刊目录
  • 西马戈
  • 乌尔里希的期刊目录
  • 访问全球在线农业研究 (AGORA)
  • 电子期刊图书馆
  • 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 (CABI)
  • 参考搜索
  • 研究期刊索引目录 (DRJI)
  • 哈姆达大学
  • 亚利桑那州EBSCO
  • OCLC-WorldCat
  • 学者指导
  • SWB 在线目录
  • 虚拟生物学图书馆 (vifabio)
  • 普布隆斯
  • 米亚尔
  •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 欧洲酒吧
  • 谷歌学术
分享此页面
期刊传单
Flyer image

抽象的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RAPD) 标记评估印度阿萨姆邦鲶鱼 (Mystus vittatus) 种群的遗传变异

Innifa Hasan*、Mrigendra Mohan Goswami

斑鳅是一种小型本土鱼类,其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但尽管印度国内市场对鲶鱼的需求很高,但包括斑鳅在内的鲶鱼养殖尚未得到广泛开发。因此,为了实现良好的水产养殖实践并维持健康的基因库,需要详细了解斑鳅的种群结构。在本研究中,使用 RAPD 标记对从阿萨姆邦四个不同淡水水体(相距约 100-400 公里)捕获的斑鳅种群进行了分子和形态学分析。使用九个任意核苷酸序列的十聚体引物共生成了 412 个 RAPD 片段。在实验中产生了 322 个多态性带和 90 个单态性带,其中多态性为 78.15%,单态性为 21.84%。根据遗传距离构建的 UPGMA 树状图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簇,表明在阿萨姆邦研究的 M. vittatus 种群中遗传变异水平相对较高。一旦了解了种群结构,就可以进行科学管理,以达到最佳收获和保护鲶鱼渔业资源的目的。因此,本研究可以作为未来研究具有商业价值的鱼类种群遗传变异的参考,而 DNA 标记在未来的可能使用可能会为该地区的鲶鱼分子生物学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免责声明: 此摘要通过人工智能工具翻译,尚未经过审核或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