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于
  • 打开 J 门
  • Genamics 期刊搜索
  • 学术钥匙
  • 期刊目录
  • 研究圣经
  • 乌尔里希的期刊目录
  • 访问全球在线农业研究 (AGORA)
  • 电子期刊图书馆
  • 参考搜索
  • 哈姆达大学
  • 亚利桑那州EBSCO
  • OCLC-WorldCat
  • SWB 在线目录
  • 虚拟生物学图书馆 (vifabio)
  • 普布隆斯
  • 米亚尔
  • 日内瓦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
  • 欧洲酒吧
  • 谷歌学术
分享此页面
期刊传单
Flyer image

抽象的

绿脓杆菌素、蛋白水解酶和脂肪分解酶参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

Yao Paul Attien、Comoé Koffi Donatien Benié2、Haziz Orou Sina、Wako-Tianwa Alice Tuo、Arthur Zebre、Clément Kouassi Kouassi、Ibrahim Konaté、Lamine Baba Moussa、Adjehi Dadie、Mireille Dosso

铜绿假单胞菌与急性和慢性感染有关,其致病性与其形成生物膜和产生腐败决定因素(如绿脓杆菌素、蛋白酶、脂肪酶和毒素)的能力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绿脓杆菌素、蛋白水解酶和脂肪分解酶在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通过 PCR 和测序鉴定了总共 33 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包括动物 (11)、环境 (11) 和临床 (11) 来源。微孔板法用于量化生物膜形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基上的绿脓杆菌素。分别在含有牛奶的琼脂上和在含有罗丹明 B 的固体 Luria-Bertani 培养基上寻找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产生。按重要性降序排列,形成的生物膜的中值为 1.5(环境菌株); 1.3(临床菌株)和1.2(动物菌株)。生物膜类别分为强(37%至48%)、中等(28%至45%)和弱(6%至14%)生产者。动物菌株、环境诊所的平均绿脓杆菌毒素产量分别为1304.4 nm、1325.1 nm和999.1 nm。蛋白酶的产量范围为85.0%至100%,而脂肪酶的产量范围为70.0%至90.6%。控制某些毒力因子可能会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

免责声明: 此摘要通过人工智能工具翻译,尚未经过审核或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