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aan Ali BS、James P Chambers、Masarrat Ali 和 Richard C Tamfu
背景:目前,尚无疫苗或药物可用于治疗寨卡病毒感染。已使用全灭活黄热病毒 (YFV) 以及表达登革热包膜-PrM 蛋白的 YFV 载体构建体开发了针对黄热病毒的疫苗。因此,黄热病毒蛋白有望成为疫苗候选物。本研究使用兔子模型,旨在评估重组寨卡包膜蛋白和 NS1 蛋白引起的反应。
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His 标记(羧基末端)重组蛋白,使用 Ni-NTA 琼脂糖和咪唑洗脱液进行纯化,并用于免疫成年新西兰白兔。开发了包膜和 NS1 抗体 ELISA,并在接种过程中评估了 IgG 和 IgM 水平。
结果:与 NS1 蛋白(~100 μg/ml 血清)相比,寨卡重组包膜蛋白引发了强烈的 IgG 反应(4500 μg/ml 血清)。两种蛋白均引发 IgM 反应;尽管反应明显较低,即~25-50 μg/ml 血清。与 sf9 细胞表达的包膜和 NS1 糖基化同源物相比,大肠杆菌表达的包膜和 NS1 引发的 IgG 反应强烈。寨卡抗包膜 IgG 与大肠杆菌表达的 YFV 和登革热 I 型包膜同源物发生交叉反应(约 20% 对照);而寨卡抗 NS1 IgG 与大肠杆菌表达的 WNV NS1 同源物发生交叉反应(约 20% 对照)。
讨论和结论:寨卡病毒包膜蛋白在黄病毒中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它的某些部分与西尼罗河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和登革热病毒同源物相似。尽管观察到了一些交叉反应,即 A450 值约为 25%,并且与所有动物模型数据一样,人类推断存在局限性,但此处提供的数据支持 1) 寨卡病毒重组包膜蛋白作为疫苗候选物和 2) 寨卡病毒包膜特异性 ELISA 试剂的潜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