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kaa M Ali AL-Wattar
如今,钛制牙种植体被广泛用于替代缺失的牙齿。它们的使用增加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可能对患者造成包括口腔癌在内的风险。本研究是伊拉克第一项从细胞学角度研究钛制牙种植体遗传毒性作用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细胞形态测量法评估钛制牙种植体对口腔黏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研究纳入了 15 名伊拉克女性患者,他们就读于 Al-Mustansiriyah 大学牙科学院的种植诊所。我们比较了种植部位(A)和相邻正常牙齿(B)牙龈黏膜的微核、簇片、CD、ND 以及核直径与细胞直径 (N\C) 的比率。对两组进行两个阶段的检查;一个阶段是在基台暴露访问时,另一个阶段是在印象复查时。使用吉姆萨染色剂对载玻片进行染色,以对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A1组上皮簇脱落及微核发生率分别为7例(46.7%)、3例(20%),B1组上皮簇脱落及微核发生率分别为7例(46.7%)、2例(13%),A2组上皮簇脱落及微核发生率分别为12例(80%)、9例(60%),B2组上皮簇脱落及微核发生率分别为12例(80%)、7例(46.7%)。A1组微核发生率与B1组上皮簇脱落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B1组微核发生率与上皮簇脱落发生率有高度相关性(P<0.001)。平均CD及ND值分别为:A1组:3807.57(±710.4)、1251.4281(±621.213);B1组:4202.9932(±912.8)、1261.8046(±1176.1); A2组:4272.343(±650.457)μm、1323.9878(±496.55)μm;B2组:3852.2070(±943.8)μm、1290.373(±559.77)μm。两期组间ND与CD相关性均高度显著(P<0.001),A1组细胞核直径与A2、B2组细胞核直径相关性高度显著(P<0.001),A2组细胞核直径与B2组细胞直径相关性反比于B1组(P<0.05)。各组间N\C直径比值几乎没有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显示细胞直径、核直径和细胞数均存在显著的组间效应。 Tukey-HSD 程序的多重比较测试显示平均细胞直径显著减小,细胞核直径增大。结果表明钛种植牙可能具有发育不良效应,可能转变为口腔恶性肿瘤,尤其是鳞状细胞癌。结论:细胞形态学变化可能是细胞改变的最早指标。与正常相邻牙齿相比,所有种植部位的涂片中细胞直径逐渐减小,细胞核直径增大,此外微核和上皮簇片的形成也增加。这表明钛种植体可能对口腔上皮产生遗传毒性作用,导致细胞改变。